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改革方案开始实施

发布日期:2018-10-18 作者:    编辑:ceshi    来源:

925日,随着新生军训结束后,2018级新生开始了课程学习。下午2:3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300余名新生齐坐榆中校区天山堂C301教室,开始学院实施“2+2”培养方案的第一课,“热学基础I”的大班授课。主讲教师是蔡让岐副教授,助讲教师蒋长军教授,王琦青年教授同时到课堂听课。参加课堂听课的还有学院院长罗洪刚教授,学院副院长王建波教授,热学基础教研室主任谭磊教授,热学基础教研室毛延哲讲师,2018级辅导员郭琪老师。

   

课程讲授开始前,罗洪刚做了简短发言。他说,国家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新要求,而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制定了新的“2+2”培养方案,秉承“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基础课程,学院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由1个主讲教师,3个辅讲教师,15辅助教学学生组成教学团队,完成课程教学。主讲教师讲概念,讲框架,讲物理思想,讲物理方法。辅讲教师讲应用,讲习题。辅助教学人员督促学生学习,检查习题,一块讨论,领着新生学习。这样一个教学团队在学院教学历史上还尚属首次,目的就是要新生在进入大学初始阶段的学习中不掉队,确保高质量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最后,罗洪刚还对新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下午230,蔡让岐老师开始了精彩的课程讲授,两节课结束,获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随后,同学们又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另一门基础课程,“计算物理基础I”的大课学习。两门基础课程大班授课的顺利进行,为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背景:

为了适应国家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要求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契合“双一流”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将学院课程划分为基础、专业以及公共教学三大类,其中基础类涵盖数学物理基础、力学基础、热学基础、光学基础、电磁学基础、量子基础以及计算物理基础等七个课程教学团队,专业类涵盖物理学(理论、磁学、金属、半导体),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微电子以及新工科等五个课程教学团队,公共教学分为大学物理教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两个课程教学团队,本着“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的原则,实施团队教学,培养基础扎实、面向基础研究的科研人才和视野开阔、面向应用研究的新型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