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0-11-24 作者:靳志文    编辑:吴婷    来源:

11月21日上午,新型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研讨会在格致楼3016顺利举行。参会人员有学术报告人,国家纳米中心丁黎明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上峰教授、中南大学刘芳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保秦烨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郝锋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及化学化工学院的部分师生。研讨会开始,靳志文教授首先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及代表们致欢迎词,并热烈祝贺丁黎明研究员当选国家卓越期刊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的副主编,保秦烨教授及郝锋教授当选青年编委。

会上,丁黎明研究员做了题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研发”的专题报告,针对其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富勒烯受体、非富勒烯受体和高分子给体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研发了一系列诸如D16,D18等高分子给体,创造了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世界效率(18%)。此外,丁黎明研究员对国内领军期刊Science Bulletin寄予厚望,他认为该期刊提供了快速审核、快速发表的途径,让优秀的工作能及时被报道。最后,丁黎明研究员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工作及热爱科研,对他人学会感恩和换位思考。

杨上峰教授做了“富勒烯基光电功能材料” 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富勒烯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基于富勒烯材料的高对称性、强电荷萃取能力以及优异的溶解性、稳定性,使其在光伏领域、生物医药、原子钟、催化剂、护肤品等方面的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杨上峰教授阐述了富勒烯作为电子传输层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最后,杨上峰教授对其组近几年围绕富勒烯衍生物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叙述。

刘芳洋教授做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多界面功能协同”的专题报告,主要讲解了铜锌锡硫薄膜光伏电池在背接触和异质结两个核心界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刘芳洋教授还讲解了基于空气环境制备铜锌锡硫硒薄膜的新工艺,首次获得了突破性的效率(12%),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保秦烨教授做了“钙钛矿光伏电池的界面电子结构”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表征界面电子结构的三种方法,UPS、XPS和ARPES光电子能谱并分析其不同的使用范围。其次,详细举例说明了2D钙钛矿光伏电池的界面电子结构,并指出电子结构对电极的依赖。最后,保秦烨教授分析说明了电子结构的降解机理,指出光是其降解根源,但水与氧的存在可加快其降解速度。

郝锋教授做了题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去铅化和结晶调控”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郝锋教授着重介绍了他通过使用同主族的锡元素来替代铅元素降低钙钛矿材料的毒性。并针对制备的锡基钙钛矿效率低问题,采用了添加剂如SnF2等进行其结晶调控,制备出高效去铅化的锡基钙钛矿,推动钙钛矿的产业化进程。

会后,参会老师合影留念。